9月11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专题会议,院长张治富为全体教师举行了一场题为“大学课堂教学规范与策略”的专题讲座。讲座立足学院教学质量提升需求,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,系统阐述了新时代高校课堂教学的要求与方法,为新学期工作的全面、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念基础。

一、立足区域经济,认识产业发展宏伟蓝图
讲座伊始,张治富首先对潍坊市食品产业进行了系统介绍,他指出,潍坊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,产业规模庞大,具备原料供应充足、交通物流便利、政策支持有力、标准体系完善、科技创新领先五大优势,并培育了以预制菜产业、酒产业、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,品牌建设成果显著,让教师们深刻理解了学校扎根潍坊、服务产业的办学定位,以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肩负的使命。
二、聚焦教学根本,系统阐述课堂规范与策略
随后,讲座重点围绕大学课堂教学的规范与策略展开了系统深入的阐述。张治富结合详实的资料与丰富的案例,深入阐述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紧迫性与方法论。
讲座首先深刻阐述了教学的核心地位,强调教学是大学的第一职能,是高校教师的“安身立命之本”,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,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。院长指出,成为一名优秀大学教师需致力于“教好一门课、写好一本书、选好一个方向”,并需持续修炼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教学法等“三大必修课”。
讲座系统梳理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与新要求,分析了从精英化到普及化、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、从单一结构到分类体系(研究型、应用型、职业型)的深刻变革,强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、产教融合、“四新”建设(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)以及“金课”建设(高阶性、创新性、挑战度)的重要性。
讲座重点分享了大学课堂教学的规范与策略:
1.教学理念:树立“学生为中心”的成果导向教育(OBE)理念,推动课堂从“教为中心”向“学为中心”革命,追求教学“深入浅出”的最高境界。
2.课堂设计:坚持问题导向,精心设计具有探究价值、难度适中、答案开放的问题链,以问题化学习引领学生思维,实现知识的结构化。
3.教学实施:锤炼“讲、解、做、写”四项基本技能,追求语言“亮、专、准、精、慢、和”六字要求,注重教学内容的调控、教学时间的分配、精讲精练的落实。
4.教学手段:强调板书设计与多媒体课件的科学、规范、有效使用。板书应求“精、清、变、美”,做到提纲挈领、思路清晰;课件应具备教学性、科学性、技术性、艺术性,避免教材搬家、过度花哨。
5.教师风范:教师应富有激情与感染力,关爱学生,高标准要求自己,精心设计每一堂课,追求课堂的“五精”(教师精神抖擞、精打细算、精耕细作、精益求精、精诚合作)与“五动”(学生动眼、动耳、动脑、动口、动手),打造有意义、有效率、有生成、常态化、有待完善的“好课”。
张治富最后强调,全体教师应对课堂怀有敬畏之心,积极参与课堂变革,努力成为教学改革的参与者、推动者和实践者,以实际行动提升课堂“到课率”、“抬头率”和“入脑率”、“走心率”,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堂教学真正“高起来、强起来、亮起来、好起来、香起来”。
本次专题讲座内容充实,意义重大,是一次深刻的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培训。全院教师表示,将认真消化吸收讲座内容,将其转化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实际行动,不断锤炼教学基本功,恪守教学规范,探索教学策略,为全面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、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